体育丨田径1 -
台州市田径协会
-
台州市田径协会
首页
通知公告
协会通知
协会公告
赛事管理
赛事报名
成绩下载
田径训练
专业训练
青少年训练
体育教育
裁判教练
教练员队伍
裁判队伍
学习园地
田径运动
马拉松
关于协会
关于协会
体育丨田径1
2022-06-28 16:39
01
田径运动基础知识
田径运动的定义
1.田径运动(基础概念):指人类从走、跑、跳、投这些自然运动而发展起
来的身体练习和竞技项目,可以分为竞走、跑、跳跃、投掷和全能 5 个部分。
2.根据国际业余田径联合会章程第一条的解释:田径运动是由田赛、径赛、
公路赛跑、竞走和越野赛跑组成的运动项目。
3.田径运动:田赛、径赛、全能运动
田赛的概念
田赛:以高度和距离长度计算成绩的跳跃、投掷项目。包含高度,如跳高;
距离,如跳远、投掷。
径赛的概念
径赛:以时间计算成绩的竞走和跑的项目;
全能运动
全能运动:由跑、跳、投部分项目组成,用评分办法计算成绩的组合项目
田径运动的内容(田赛)
田赛:跳跃和投掷
1.跳跃:跳高、跳远、撑杆跳高、三级跳远;
2.投掷:铅球、标枪、铁饼、链球
田径运动的内容(径赛)
径赛:竞走、跑(短距离跑、中长距离跑、长距离跑、跨栏跑、障碍跑、马
拉松、接力跑)
竞走:男子组:20 公里、50 公里;女子组:5 公里、10 公里(1992 年奥运
会)、20 公里(2000 年奥运会)
短距离跑:100 米、200 米、400 米
中距离跑:800 米、1500 米、3000 米
田径运动的内容(全能)
全能:男子十项全能;女子七项全能
男子十项全能:第一天:100 米跑、跳远、铅球、跳高、400 米跑;
第二天:110 米跨栏、铁饼、撑竿跳高、标枪、1500 米跑
女子七项全能:第一天:100 米跨栏跑、跳高、铅球、200 米跑;
第二天:跳远、标枪、800 米跑
02
跑、跳、投技术
1.决定跑速的因素
1.决定跑速的因素:主要是步长和步频;
2.步长:是指左右两只脚着地点之间的距离;步长由后蹬距离、腾空距离和
着地缓冲距离三部分组成
3.步频:是指单位时间内跑的步数。两者的乘积就是跑的速度。
2.人体周期性水平位移的基本形式
人体周期性水平位移的基本形式有两种,即走和跑;
走:一种单脚支撑与双脚支撑相交替的周期性位移运动。
跑:一种单脚支撑与腾空相交替的周期性位移运动。跑的一个周期包括人体
跑步时左、右脚分别跑完一步,简称为“复步”,即由两个单步技术动作所构成。
运动员在跑的一个周期中经历两次单脚支撑状态和两次腾空状态。
运动员在走的一个周期中经历两次单脚支撑状态和两次双脚支撑状态。
走与跑的重要区别在于是否存在腾空阶段。
3.短跑的基本技术
1.短距离跑属于无氧代谢的周期性运动项目,跑步时有断续性呼吸,但是不
能像正常一样自然呼吸,可能是急促、憋气的运动形式。在正式比赛中,短距离
跑包括 60 米(室内)、100 米、200 米、400 米。
2.短跑全程技术:分为起跑(鸣枪)、起跑后的加速跑(前 30-40 米加速)、
途中跑(30-90 米)、(弯道跑)和终点跑(重点冲刺跑)。200 米涉及弯道跑。
4.短跑的基本技术(起跑)
1.起跑是由静止到启动的过程,其任务是获得向前冲力,迅速摆脱静止状态,为起跑后的加速跑创造条件。
2.短跑的起跑要求必须采用蹲踞式,其过程包括“各就位”、“预备”、“鸣枪”三个阶段。
3.要求:蹬腿摆臂有力,积极向前,力求以最快的速度打破平衡。蹲踞式起跑动作要领(2018 年下,初中,案例分析 39)
“各就位”(先后和重心)---运动员轻快走到起跑器前,两手撑地,后膝跪地两手紧靠起跑线后沿,两臂伸直,身体重量均落在两手、前脚和后膝关节之间。
“预备”(两超和重心)---逐渐抬起臀部,使身体重心向前上方移动,身体重量主要在两臂和前腿之间,臀部稍高于肩;
“鸣枪”(摆动蹬向前)---两臂屈肘有力前后摆动,两腿迅速蹬离起跑器,使身体向前上方运动。
5.起跑器的安装方法
100 米跑起跑器一般安装在起跑线后跑道中间位置;
200 米跑为便于起跑后有一段直线距离加速,弯道起跑器的安装位置应靠近外侧分道线并正对里侧分道线切点方向。
6.短跑的基本技术(起跑后的加速跑)
起跑后的加速跑
任务:充分利用向前的冲力,尽快达到最高速度。
动作要领:前倾角适宜,蹬摆迅速有力,渐增步幅,渐抬重心,两脚印逐渐成直线。
7.短跑的基本技术(途中跑)
途中跑是全程跑速度最快的一段,其任务是继续发挥和保持较长距离的最高速度。
动作要领:
1.每一周期单腿的动作顺序:后蹬、折叠、抬腿、扒地,动作轻松协调、要有弹性、节奏快;
2.按跑得动作结构分为:后蹬与前摆、腾空、着地缓冲三个阶段;
3.支撑期又可分为:着地缓冲、垂直支撑和后蹬三个阶段
8.短跑的基本技术(终点跑)
终点跑是全程跑的最后阶段,应尽力保持途中跑的高速度跑过终点,是临近终点的一段加速跑阶段。
动作要领:上体适当前倾,加强前摆和后蹬,尽量减少跑速的下降;到终点最后一步时,上体迅速前倾,躯干积极撞线。
9.短跑技术教学中常见错误动作及其产生原因和纠正方法
1.坐着跑(技术、力量、关节、关节肌肉力量)
产生原因:(1)腿后蹬动作不充分,没有充分展髋(技术);(2)髋、膝、踝三个关节支撑力量差;(3)腰、腹、背肌肉力量差;(4)髋关节前送不充分;
(5)下压着地不积极(技术)。
纠正方法:(1)讲清后蹬腿后蹬的用力顺序;(2)加强腰、腹肌及支撑腿
伸肌群的力量;(3)多做跑的专门练习和上坡跑、下坡跑练习;(4)后蹬强调
摆动腿带动髋前送。
10.弯道跑(200 米、400 米)
动作要领:
1.后蹬时,右脚前脚掌内侧用力;左脚前脚掌外侧用力。
2.右臂摆动幅度大于左臂,身体技术动作右侧大于左侧。
3.弯道跑时的蹬地与摆动方向应于身体向圆心方向倾斜趋于一致。
4.身体向圆心方向倾斜是为了克服离心力。
11.短跑的专门性练习与易犯错误动作
1.小步跑:体会、改进和完善跑动时摆动腿积极下落着地技术,发展步频。要求高重心、小步幅、快频率。
2.高抬腿跑:改进和完善跑动时摆动腿高抬和下压技术,发展抬腿肌肉群力量和步频。
3.后蹬跑:体会和完善跑的蹬摆技术和动作幅度,发展后蹬肌群力量。
12.中、长距离跑(技术动作)
中长距离跑简称中长跑,是 800 米到 10000 米之间距离的跑。中长跑是耐力性运动项目,长时间的连续的肌肉活动,是这个项目的特点。
中长跑技术总的要求是:动作自然,身体重心移动平稳,节奏性强,肌肉用力和放松交替能力好,既有实效性,又能节省能量的消耗。
13.起跑和起跑后的加速跑
起跑动作要点:采用站立式起跑,当听到“各就位”时,先做 1 ~ 2 次深呼吸,然后从运动员集合线上走或慢跑到起跑线后,两脚前后开立,有力腿在前且紧靠起跑线后沿。上体前倾,体重落在前脚上;听到枪声后,两腿迅速用力蹬地,后腿蹬地后积极前摆,两臂快而有力地摆动,使身体快速向前冲出。
起跑后的加速跑动作要点:上体前倾较大,摆臂、摆腿和后蹬都应迅速而积
极,按跑道内突沿的切线方向和朝着有利跑进位置跑去。
14.途中跑
途中跑是中长跑的主要阶段,它是运动员比赛时发挥训练水平的过程。后蹬是途中跑技术的主要环节,后蹬动作应该迅速而积极,依次伸展髋、膝、踝 3个关节,后蹬角度一般为 55°左右。
途中跑时,上体接近垂直或稍前倾,摆臂时肩部放松,两臂弯曲,肘关节约成 90°角。呼吸要有一定的深度,并掌握适宜的频度,较好地与步伐配合。
15.中长跑中的“极点”现象与克服办法:重点内容,标记星号,容易考查大题。
掌握“极点”的反应和原因。
1.反应现象:会出现胸闷、四肢无力、呼吸困难、跑速下降,产生难以继续跑下去的感觉,这种现象称为极点。
2.原因:内脏器官惰性大,由安静转为工作需要周期,突然改变条件,无法及时供氧,产生惰性,克服惰性,“极点”会消失,迎来第二次工作状态(呼吸)。
3.克服极点办法:当出现“极点”时,要有顽强的毅力坚持下去,并加大呼吸深度,使二氧化碳和氧气充分结合;适当地调整跑速,使“极点”慢慢得以缓解,随着内脏器官的惰性克服,会一点一点缓解。
4.“极点”产生因人而异,有些人来得早、有些人来得晚,与强度有关,强度越大,运动训练水平越低,“极点”出现的越早且越明显。如二级水平的运动员,“极点”出现时间早于一级运动员。
16.中长跑的易犯错误:
呼吸、节奏、体力分配、重心角度作答。
1.呼吸:呼吸和跑的节奏不匹配,容易岔气。
2.节奏:节奏过快、过慢。
3.重心:跑时身体重心起伏较大,容易过早疲劳。
4.体力:体力分配不均。
17.跨栏跑技术
跨栏跑全程技术分为:起跑至第一栏技术、过栏技术(跨栏步技术)、栏间跑技术和终点跑技术。
跨栏跑的成绩取决于平跑的速度、跨栏步技术和跑与跨结合的能力。
跨栏技术中常使用的两个术语:摆动腿(攻栏腿)和起跨腿(后面起跳的腿)
18.跨栏跑技术(过栏技术)
·摆动腿:大小腿折叠后前摆过栏准备着地的腿;
攻栏时:摆动腿它的技术要点可概括为:折、抬、伸、压
·起跨腿:支撑蹬地起跨的腿;
攻栏时:摆动腿技术要点概括为:蹬、展、拉。
19.跨栏跑技术(起跑至第一栏技术)
男子 110 米栏从起跑到第一栏距离是 13.72 米。
起跑到第一栏一般用8步跑完,但根据个人的不同情况也有跑7步和9步的。凡是用双步完成这段距离,起跨腿的脚放在前起跑器上。用单步完成这段距离则相反。(单摆双跨)
20.跨栏跑技术 (栏间跑技术)
·栏间跑技术特点:重心高、频率快、节奏强
栏间三步步长的比例大小是小、大、中。
真题回顾
1.终点冲刺跑是临近终点的一段( )。
A.耐久跑
B.途中跑
C.加速跑
D.快速跑
答案:
C
2.在 110 米栏比赛中,优秀运动员从起跑到第一栏,一般采用几步跑完?( )
A.12 步
B.10 步
C.8 步
D.6 步
答案:
C
版权所有: 台州市田径协会
浙ICP备2022019573号-1